(2000.10.15---2009.9.06)  062922

2000年10月15日,我賦歸去來詞。掛冠求去,離開桃園縣政府。彰化黨外先進張春男,知道我離開桃園縣政府,就立即找我到員林和彰化黨外教父鄭邦雄見面,他們力勸我出馬競選立法委員,為民眾服務。張先生還特別要為我開課,訓練我的演說技巧和在選戰過程的策略與應變能力。他說,你是可以在演講的時候講到忘我起乩的人,非常適合參加選戰。我只好每逢周末就回員林取經。準備參加2001年年底的立委選戰。

不久,也是員林人楊垂滴先生,聽說有一個中央研究院的蔡教授有意出馬競選立委,周末假日,跑到二水找到正在農舍前面的田裡工作的我。希望我能參加他和許豐麟,在某月某日彰化縣某勞工組織成立的大會。還叫我主持大會時,全程要以台語發表講話。宣讀組織章程。通過口試後,他要我拜他為師,學習組織發展與領導統御的要領。還帶我到不同的朋友家裡,與他們溝通,加強說服基層選民的能力與技巧。

真的演講,曾有一天演講九場的紀錄。下車時,就散發陳婉真競選縣長的文宣品給民眾,間或拜訪地方賢達。很多人都對我說: 應該是你參選縣長才對啊!

2001年春夏,潘榮禮力勸打算參選彰化縣長的陳婉真找我搭檔,競選副縣長。我以過去多年都支持翁金珠為由婉拒。不料,陳婉真鍥而不捨,四顧茅廬。還勞駕兩位學長莊錦農和林健次教授,參與眾人的討論,給我分析大局,鼓勵我實習演練前階段所學的理論。我答應後,利用將近半年周休兩日的時間,和專屬的一部宣傳車,馳騁於彰化縣全境26個鄉鎮。在各地發表支持真台灣人陳婉

也是2001年,因李登輝師的推薦,我也成為台聯不分區立法委員排名第十的候選人。我也要為台聯推舉的陳陽德和洪茂澤兩位分區立委拉票。所以,鄰居的親戚都說:「你每天六點就出門,晚上半夜兩三點鐘才聽到你回家的聲音,不疲累啊」!她們不知道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每一個星期至少有一個晚上,必須通宵熬夜作作業的精神! 早出門,是為與早起的民眾寒暄:晚歸來,是為與晚睡的選民溝通。何況每周只有兩天可以助選,更何況我是在做選戰實習的正事,比起先父每次一到賭場,就賭博四天三夜都沒睡覺,還好很多!不過,我雖然這樣努力以赴,陳婉真、陳陽德、和洪茂澤都落選,我也沒有當選不分區立委。

這一次參與選舉實戰的心得是: 在賄選成風的政治環境,個人表現(魅力)和基層組織強固,才是勝選的關鍵。陳婉真沒有完善的基層組織,只能單打獨鬥;台聯在彰化的基層組織十分渙散,候選人又倉促出馬,難免飲恨!

2002年中,李登輝師召見我,勉勵我及早準備出馬,參加2004年年底立委選舉。他說,因為陳陽德連續不斷參選立委,三次都落選已成強弩之末;他一定要力促黃主文主席,提名我為下一次台聯彰化縣分區立委候選人。2003年春,李登輝師又找我去關切跑基層的事。我將此事告知田老師。田老師說:既然,李老師那麼積極,我就提供八十萬元以壯行色。我就擬定民眾對支持我參選彰化區域立委的民意調查表、分析比較潛在競爭者和我的優勢劣勢表、財務規劃書、洋洋灑灑的參選計畫書,加上我研究選戰兵法十三篇的第一篇,呈請李老師指導,獲得肯定。同時,將八十萬元投資股票市場,賺了另一個八十萬元。6月,經陳婉真推薦,聘請彰化市吳金河為競選總部總幹事,永靖高松榮為辦公室主任坐鎮辦公室,鹿港蔡江明為幹事,每人每一個月薪資兩萬元,在彰化市崙平南路成立競選總部。每一個星期六和星期天,吳、蔡兩人,要到總部開會,聽取高主任報告最新選情,或陪我在彰化各地拜訪社會賢達。直到2004年4月,台聯又提名陳陽德出馬,我又被放鴿子了。在這期間薪資支出八個看板廣告費、文宣印刷費,加上加蓋老家農舍北側的廚房、跑來跑去的油錢,及辦公室的各項雜支,我大約花掉六百萬元。孩子們都說: 哇,我們要在桃園蓋別墅的錢,都被老爸花光了!

2005年年初,李老師又找我去面談。他說: 準備參選年底的彰化縣縣長,如何?我答: 請老師給我一個月的時間,讓我回彰化密集拜訪農會和水利會系統要角、各地耆宿,和言論領袖後,再給恩師回報調查心得。一個月後,我認為民進黨候選人翁金珠,在彰化經營已久,組織穩固,加上又是現任縣長,台聯若是要強出頭,既打不過國民黨的賄選,也打不過翁金珠的組織戰。若能敦請國民黨的蕭景田出馬,既可囊括水利會和農會的票源,也可撒錢挖一點兒民進黨的牆角,才有可能當選。師然其說。著台聯黨主席蘇進強,拜訪蕭景田,未果。因為蕭先生說: 「有兩個理由: 第一,我自18歲加入國民黨,長期受黨的栽培,才有今日的地位;第二,我與卓伯源參加黨內初選敗北,願打服輸,不能沒有原則。」

2005年10月,我虛60歲生日,徹底檢討自己在這個亂世虛度整整59年,未來歲月,我要怎麼做,才能達成少年時代的大夢?趕走國民黨不義政權。我應不應該嘗試去了解台灣獨立運動的現況呢?過去多年,我被李登輝一再叮嚀:不要與台獨份子打交道。現在,李老師已經離開國民黨了,我是不是應該走自己的路了?

幾經思慮,終於,開始閱讀獨派的出版物,也想參加獨派人士的活動以近身觀察。2006年年中,聽桃園吳金和說。獨派的楊東傑醫師和他的朋友們在台北火車站附近的天成飯店和士林有聚會。為什麼楊醫師不在杭州南路的台獨聯盟呢?在此之前,在我閱讀政治學初步的認知裡,我在台大認識的獨派,都在搞體制內改革,也都是假台獨真華獨;就是台獨聯盟,也都走錯方向,被蔣經國陷阱所詐騙得手,不值得耗時間去了解了。

有一天,終於吳金和約我到士林去參加楊醫師召集的聚會,介紹我和一些真台獨前輩認識。人數不多,楊東傑醫師、高金郎和藍大山也都在現場。高先生說: 你是李登輝的指導學生啊!我最近幾天有跟他見面喔!我問: 李先生有說什麼嗎?他答: 有啊!他怨嘆台灣人沒有政治人才。我說:「那我的恩師擔任中華民國總統長達12年,都沒有為台灣人培養政治人才,他就要為這個問題負上最大的責任」。於私,吾愛吾師:於公,我不能護短。大家互相認識之後,我就隨機方便時繼續去天成大飯店參加他們的聚會。但是只在那裏見過楊醫師一次。

2008年1月15日,李老師生日宴於國賓大飯店。參加者共七十個人。三十幾年來李老師生日宴,我都沒有參加過,這是第一次。原來。李老師要籌組國家發展論壇,組織第三勢力,即組一個新政黨。他極力向張燦鍙推薦我參與新政黨的規劃與設計。我又一頭栽進去忙到2009年3月29日組黨最後期限,什麼黨也沒組成。我就失望了!生氣了!也不幹了!跟李老師寫了兩封信。痛責恩師「一直以來所重用的人都是庸才,以至於無法改革、更無法成就台灣大局,任令很多民眾長期在貧窮線(subsistence level of living)上痛苦哀號,我不幹了!我要退休,回鄉下種田,從基層做起」。

2009年6月30日,同時完成兩篇外界 (奧地利運動彩券公司和中國國民黨智庫) 委託的研究報告,我就堅決決定提前兩年退休,回鄉下去種植苗木和火龍果,從基層做起。8月15日拿到退休證明書。9月6日,碰到城仲模、何瑞元、和林志昇等先進。這一個奇遇,完全打翻了我的退休計畫。我二話不說,參加台灣民政府(TCG),以便追隨何瑞元,學習戰時國際法,進行少年時代最想要做的重要工作: 解除中華民國不義外來政權對台灣澎湖的殖民體制,再在美國軍事占領下,讓台灣先自治,加入聯合國,進行全面改革不良殖民體制後,由台灣澎湖的住民進行自決,決定在獨立建國後,要不要加入美國聯邦;或與日本、韓國組織邦聯;或完全獨立自主;或繼續維持自治。解職自治後,台灣澎湖就完全與中國人無關,也完全脫離中國人的羈絆!#####Gavin Tsai/062922

To 黃敏恭

不是你或其他人的論述能力不好。談論政治,特別是涉及台灣國際地位正常化或目前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政黨政治議題,都應該要根據國內外涉及台灣之法律條文來作註腳,才會邏輯正確嚴謹,而具有效力。然而,許多政治主張和言論幾乎完全排除法條,各顯神通,胡說八道,如陳隆志的民主演化論(1993), 呂秀蓮的和平中立論(2012?),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2002?),賴清德的務實臺獨論(2016~7?),蔡英文的兩國論(1999)華獨建國論(2014~5),李登輝的正名制憲論(2002)及民進黨的臺灣前途決議文(1999),...。他們的法律條文根據何在?法理根據是什麼?既然主流媒體, 如自由時報, 都努力報導這些毫無章法的、充滿囈語的論述,故意讓人眼花撩亂,才能充分掩飾國際法法理的正確性!才能避免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國際法法理,受到普遍的重視,而迫使中華民國必須立刻離開臺灣!

根據嚴謹邏輯推演的國際法法理與慣例. 兩岸兩個中國所主張者都是歪理, 也都不合邏輯. 所以台灣人應該用心研究各國都必須遵守的國際法法理, 和處理戰後軍事占領地和殖民地自治建國的慣例. 才能掌握臺灣的未來走向.

GT/041523

To 陳茂庭

翁達瑞不斷以支持蔡英文華獨建國思想的文章,洗腦臺灣人。本長文堪稱佳作中的佳作。毫無覺醒的臺灣人,不會檢討追隨兩個老前輩的思維,可能會犯下完全相同的錯誤。讓臺灣人更加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國家!我在李登輝身邊五十年。近身的聆聽與觀察,多多少少理解兩個臺灣菁英的心路歷程。簡單的結論是:彭老師從頭到尾是徹底的華獨,李老師從頭到尾則是測底的臺獨。兩個人在民主化改革方面都沒有真正的貢獻。如果真的讓人身自由和人權保障有一點成果,那是美國伸出一隻手進入台灣主導一切的緣故!GT/041423

To 劉志聰

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從來就不是民主體制, 先是國民黨一黨獨大的黨國體制. 後是中國共產黨控制下蔡英文的全面執政. 李扁蔡都在表演民主假戲以詐騙本土台灣人而已! 臺灣何時才會實現歐美日真正的民主體制, 還要看臺灣人有沒有充分的覺醒! 所以, 王高成只是在為ROC霸占臺灣澎湖而進行催眠式的大外宣和大內宣而已. 如果不從這個觀點出發臺灣人永遠在暢飲ROC的迷湯, 就永遠無法驅逐ROC, 而無法建立臺灣人自己主權獨立的國家. GT/04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