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的臺灣退休學者蔡吉源(Gavin Tsai),因散發政治迷因(meme)而被流亡的中華民國政府(Republic of China in-exile)逮捕,目前已進入第四個月禁止接見、不得保釋的審前羈押。
蔡吉源(Gavin Chi-yuan Tsai)在2025年7月30日被捕前於部落格中謙虛地自述為「一個出身鄉村的典型臺灣男孩」。
蔡吉源於1946年10月24日出生於彰化二水一個貧窮農家。1960年代末,他的姊姊們籌錢供他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1970年代初攻讀臺大碩士期間,蔡吉源成為李登輝教授的研究助理。「我很幸運能在李教授指導下完成碩士論文,從中學到非常多。」
他獲得美國國務院富布萊特-海斯獎學金(Fulbright-Hays Study Grant),並得到國科會補助,得以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深造。「我的主修領域是公共財政,將經濟理論與政治決策結合。」
「1979年,我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第一篇論文《稅負與住宅選擇》(Taxes and Residential Choice,刊於《PUBLIC CHOICE》1981年3月,第38卷,55-72頁)讓我在臺灣經濟學界小有名氣。我的研究大多針對李登輝總統時代的經濟與政治改革提出政策建議,因此必須密切關注李登輝的政治領導風格,結果我也參與推動了他的政治改革。」
「1999年,我因為一場公開演講嚴厲批評政府間財政關係的嚴重弊端,受到呂秀蓮邀請,出任桃園縣政府財政局局長。這份工作讓我徹底看清腐敗導致多少公帑被浪費、官商勾結到什麼程度,以及國民黨過去多年如何操弄政治權力向臺灣人收取政治稅金。」
蔡吉源一直擔任公共財政研究員,直到2009年退休,之後轉而研究國際法與戰爭法。2010年,他被任命為「臺灣民政府」倡議團體的「總理」,直到2013年初與創始人林志昇(Roger Lin)分裂。同年4月,他率團赴華盛頓,宣布成立「臺灣自治政府」(Taiwan Autonomy Government,簡稱TAG)。
離開時他帶走許多對「臺灣民政府」失望的成員,成為新團體的核心。2014年7月7日,約一百名TAG成員佔領南投一處省政府機關大樓大廳,四百名警察驅離人群,蔡吉源因侵佔罪被起訴。2015年,TAG向成員承諾一旦執政,將退還50%稅款,中華民國檢方以詐欺罪起訴,但法院駁回。
2016年,蔡吉源正式成為TAG「臨時總統」,中華民國當局開始嚴密監控。警察成為TAG活動的常客,TAG車隊遊行時也會有警察機車緊跟護送(實則監視)。2018年「臺灣民政府」領袖林志昇因詐欺被捕後,蔡吉源確信林志昇把錢藏在華盛頓某銀行,曾試圖找律師追討,但未果。
接下來是「河川插旗」行動。為了在自決運動中取得法理立足點,蔡吉源認為掌控臺灣河川是展現正當性的好方式,於是TAG成員在全臺21條主要河川插旗立牌。檢方雖提告,但法院判決並無侵佔公有土地,全部撤銷。
為了爭取「事實政府」的公眾認同,TAG又製作外觀近似真實傳票的「迷因傳票」(meme subpoenas),要求各級官員到TAG總部「出庭」。檢方再次出手,指控偽造文書。2025年7月初,蔡吉源赴美試圖會見川普總統或國務卿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未果,返回臺灣時,檢方早已準備好案子,警察在桃園機場等候,將他逮捕。
逮捕後警方先搜查TAG總部(該團體的公開集會場所),隨後將他收押。至今蔡吉源仍被拒保、禁止接見的審前羈押。表面罪名是「意圖詐欺之偽造文書」,實際罪名只是膽敢自稱「臺灣臨時總統」。
中央通訊社對此案的報導充分顯示其政治迫害本質。作為官方通訊社,中央通社把TAG總部稱為蔡吉源的「藏匿處」,並引述檢方說法:「蔡員行為足以誤導民眾、造成人們恐慌,並損害民眾對司法的信賴,本署認其涉犯偽造文書罪嫌重大,且有逃亡、串供之虞。」
蔡吉源或許挑戰中華民國政權顯得魯莽,但要說他有逃亡風險實在牽強。79歲高齡、身體狀況不佳、需拄拐杖,最近一次出庭還坐輪椅;他從未隱藏對中華民國的反感,該站出來時也從不退縮——這哪像會逃亡的人?至於「串供」,他發迷因傳票從來大張旗鼓,有什麼好串的?
蔡吉源遭受的嚴苛審前羈押,本身就是他已成為政治犯的最佳證明。
